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是小時候經常讀的詩句,可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?在學校食堂里,經常看到學生倒了還未吃完的飯菜,每次看到食堂里滿桶的剩飯,實在讓人心痛與可惜。為了讓學生珍惜、節約糧食,抑制食堂日趨嚴重的浪費現象,發起光盤活動的倡議。在宿舍區精心打造了有教育意義的文化墻,宣傳到位,帶動了學生的認知性。
有一種節約叫光盤,有一種公益叫光盤,有一種浪費叫吃不了,有一種鋪張叫隨便點,有一種時尚叫光盤族,有時在酒店,經常看到人們不管大小事大操大辦,擺排場,很多時候桌上的雞、魚未動一筷子就扔了;吃剩的飯渣隨便倒入垃圾桶……這些現象,無一不讓人為之震撼,為之痛心!勤儉節約是民族的傳統美德,是社會中的載體,我們要從根本上提升意識,積極的宣傳勤儉節約的美德。
現如今社會的發展,科技的進步,從而使得近幾年來文化墻的設計與制作越來越火,在很多地方都開始做起了文化墻,比如社區文化墻、街道文化墻、 校園文化墻、企業文化墻、農村文化墻等等。很多公司社區什么的做文化墻的目的是為了倡導文明、宣傳公益、健康運動、環保綠色的,那么做出來的文化墻效果也就差不了多少。
印象中我們的文化墻都是非常的中規中矩,顏色單一,內容死板,工藝簡單,總之都是沒多大創新,幾個大字配點圖案就完事了,這種文化墻不僅讓人過目就忘,還起不到多大的宣傳作用,看久了還會厭煩。那文化墻創新就一直是我們文化墻工作者的一個難題。